Archives
- January 2025 (3)
- December 2024 (5)
- November 2024 (4)
- October 2024 (5)
- September 2024 (6)
- August 2024 (5)
- July 2024 (6)
- June 2024 (6)
- May 2024 (9)
- April 2024 (8)
- March 2024 (9)
- February 2024 (6)
- January 2024 (6)
- December 2023 (2)
- November 2023 (5)
- October 2023 (11)
- September 2023 (13)
- August 2023 (13)
- July 2023 (19)
- June 2023 (19)
- May 2023 (20)
- April 2023 (22)
- March 2023 (23)
- February 2023 (22)
- January 2023 (28)
- December 2022 (25)
- November 2022 (18)
- October 2022 (22)
- September 2022 (26)
- August 2022 (30)
- July 2022 (33)
- June 2022 (22)
- May 2022 (30)
- April 2022 (28)
- March 2022 (29)
- February 2022 (15)
- January 2022 (4)
- December 2021 (4)
- November 2021 (1)
- October 2021 (2)
- September 2021 (2)
- August 2021 (6)
- July 2021 (9)
- May 2021 (8)
- April 2021 (15)
- March 2021 (7)
- January 2021 (5)
- October 2020 (5)
- September 2020 (10)
- August 2020 (1)
- July 2020 (2)
- June 2020 (3)
- April 2020 (1)
- March 2020 (1)
- February 2020 (1)
- January 2020 (4)
- December 2019 (1)
- August 2019 (1)
- October 2018 (2)
- September 2018 (3)
- August 2018 (2)
- July 2018 (1)
- April 2018 (1)
- March 2018 (2)
- February 2018 (1)
- December 2017 (3)
- November 2017 (1)
- October 2017 (3)
- September 2017 (2)
- August 2017 (6)
- June 2017 (1)
- May 2017 (3)
- April 2017 (2)
- March 2017 (6)
- February 2017 (8)
- January 2017 (5)
- December 2016 (7)
- November 2016 (7)
- October 2016 (2)
- September 2016 (5)
- August 2016 (4)
- July 2016 (2)
- June 2016 (22)
- May 2016 (17)
- April 2016 (13)
- March 2016 (13)
- February 2016 (16)
- January 2016 (13)
- December 2015 (27)
- November 2015 (42)
- October 2015 (40)
- September 2015 (49)
- August 2015 (43)
- July 2015 (28)
- June 2015 (38)
- May 2015 (46)
- April 2015 (67)
- March 2015 (49)
- February 2015 (28)
- January 2015 (20)
- December 2014 (23)
- November 2014 (18)
- October 2014 (20)
- September 2014 (30)
- August 2014 (28)
- July 2014 (24)
- June 2014 (25)
- May 2014 (12)
- April 2014 (8)
- March 2014 (13)
- February 2014 (5)
- January 2014 (2)
- December 2013 (7)
- November 2013 (11)
- October 2013 (25)
- September 2013 (30)
- August 2013 (34)
- July 2013 (33)
- June 2013 (46)
- May 2013 (47)
- April 2013 (4)
- March 2013 (3)
- March 2011 (1)
- December 2008 (1)
- November 2008 (1)
- July 2008 (3)
- April 2008 (3)
- February 2008 (1)
- December 2007 (3)
- November 2007 (2)
- October 2007 (5)
- September 2007 (3)
- August 2007 (3)
- July 2007 (2)
- June 2007 (1)
- May 2007 (2)
- April 2007 (4)
- March 2007 (23)
- February 2007 (4)
- January 2007 (6)
- December 2006 (2)
- October 2006 (1)
- June 2006 (1)
- April 2005 (1)
- July 2003 (1)
- April 2003 (1)
- April 2002 (1)
- February 2001 (1)
- November 2000 (1)
- April 2000 (1)
- October 1999 (1)
- September 1999 (2)
- June 1999 (1)
- May 1999 (3)
- March 1999 (1)
- October 1998 (1)
- August 1998 (1)
- July 1998 (2)
- May 1998 (4)
- April 1998 (4)
- February 1998 (1)
- December 1997 (2)
- November 1997 (1)
- October 1997 (2)
- September 1997 (2)
- July 1997 (4)
- June 1997 (2)
- May 1997 (1)
- April 1997 (1)
- March 1997 (1)
- December 1996 (1)
- May 1996 (1)
Categories
- 念一瓢酌 Memory (28)
- 思一瓢酌 Thinking (1,003)
- 混沌一瓢酌 chaos (284)
- 獨語一瓢酌 soliloquy (441)
- 生一瓢酌 Life (223)
- 讀一瓢酌 Read (1,014)
- 遊一瓢酌 Traveling (47)
- 饒舌一瓢酌 Rapping (244)
Meta
Author Said Something
Category Archives: 讀一瓢酌 Read
World-System Theory and Practicery and Practice
自從 Immanuel Maurice Wallerstein 首次提出發達世界體系理論(WST)以來的二十五年裏,各學科的學者都採用了這種方法來解釋宏觀範圍內的社會互動。這些論文透過考古數據和分析表明,許多歷史上和史前國家缺乏控制與其互動的遙遠社會的機制。核心 /邊緣的發展需要證明,而不是簡單地假設,正如本卷中出現的跨學科對話所證明的那樣。World-System Theory and Practicery and Practice 將吸引那些對世界體系理論在舊世界和新世界的應用感興趣的人。本書中的論文反映了使用此類概括理論的辯論的活力,並將引起考古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社會學家以及從事文明研究的人士的興趣。 xxxxxxxxxx 世界體系理論(World systems theory = WST)幾乎是在 20 世紀 70 年代由 Immanuel Wallerstein 獨立提出來的,並且對那些仍然對世界體系理論感興趣的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產生了強大的影響(儘管這些領域的後現代主義者試圖對其進行解構性分裂)。從本質上來說,Wallerstein 主張兩種重要的加強社會連結的形式,或者說「世界體系」。第一階段是 “世界帝國 world empire”,他認為這是公元 16 世紀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常態—— 在這個階段,社會和政治的控制和支配範圍往往超出了經濟一體化的範圍,因此帝國是各種經濟體的混合體。第二個是 “世界經濟 world economy”,它代表著這樣一種狀態:一個主導經濟體將其範圍擴展到形式上自治的社會政治單位;對 Wallerstein 來說 ,這種情況只發生過一次,即後中世紀現代全球商業和資本主義經濟的興起和擴張。因此,Wallerstein 將前資本主義前現代與資本主義現代區分開來,這種觀點接近實體主義的立場:現代經濟學與前資本主義社會幾乎沒有或根本沒有相關性。然而,幾乎所有試圖將 Wallerstein 理論應用於前資本主義社會的學者都忽視了 Wallerstein 的區分,從而與形式主義學派的經濟史學家保持一致,後者認為類似於現代經濟學的過程在遙遠的過去就已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論文集對 WST 方法進行了非常受歡迎的概述,作為揭示世界歷史和史前史重大見解的一種手段。它既提供了關於我們如何理解不同人類社羣之間的長距離互動的理論辯論 ,也提供了一系列以不同程度的成功和失敗來檢驗理論的案例研究。編者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Human: 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Michael S. Gazzaniga 寫道:每當我聽到 Garrison Keillor 說 “身體健康,工作順利,保持聯繫”時,我都會微笑。這是一種如此簡單的情感,卻又充滿人性的複雜性。其他猿類則沒有這種情感。想一想。我們人類確實希望別人幸福,而不是受害。沒有人會說 “今天過得不愉快” 或 “工作做得不好”,保持聯繫是手機行業發現我們所有人都會做的事情,即使在沒有任何事情發生的時候( p 10 )。Gazzaniga 是加州大學 Santa Barbara 分校的神經科學家,也是許多暢銷書的作者,他以其簡單易懂的對話風格開始尋找人類與前輩的不同之處。他的娛樂之旅包括對科學概念的一些最清晰的解釋,以及對藝術、美學、同理心、倫理、機器人、受審動物以及與黑猩猩約會會是甚麼樣子的討論。神經科學一直關注人類特有的可能決定性特徵(語言、記憶、情緒)背後的大腦系統,但它通常沒有考慮凱勒直觀地傳達的觀點:大多數時候人類都在思考社會關係。我們真的很想保持聯絡。自己的非洲血統和非裔美國人的困境。 一位世界頂尖的神經科學家探索如何透過研究人類在社會生活背景下的生物、心理和高度社會性來最好地理解人類狀況。 進化過程中發生了甚麼,使得人類如此獨特?Michael Gazzaniga 以其通俗易懂的風格 ,透過廣泛的研究來找出讓我們這些有思想、有意識的人類有別於前輩的變化。 過去五十年來,神經科學一直專注於心理自我的生活,並著重在語言、記憶、情緒和感知背後的大腦系統。它沒有考慮到一個嚴峻的現實:大多數時候,我們人類都在思考社會過程,將自己與他人的意圖進行比較和評估。在 “Human: 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中,Michael Gazzaniga 探討了許多相關問題,包括人類大腦的獨特之處、語言和藝術在定義人類狀況方面的重要性、人類意識的本質,甚至人工智慧。 xxxxxxxxxx 貓/狗,一般沒有完整的厭惡模組。貓/狗幾乎可以吃任何東西或甚至在其獵殺屍體身上面打滾,沒有任何人類特有的情感痕跡。人類嬰兒直到 5 到 7 歲才會表現出厭惡。即使心胸狹窄的人也有大腦。人性和智慧的本質不能只用大腦的大小來解釋。“Human: Th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Neuroscience in Science Fiction Films
隨著科幻小說與科學事實之間的差距不斷縮小,那些在首映時純粹是奇幻的電影已經有了更深的意義。本書 “Neuroscience in Science Fiction Films” 繼續探討精神病學與流行文化之間的聯繫,在科幻電影中尋找神經科學,聚焦神經科學和精神病學作為科幻小說的運行主題,並尋找 “神經科幻小說 neuroscience fiction” 的轉折點與科學領域進步之間的關聯。 涵蓋的電影包括《The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The Island of Dr. Moreau》、《Robocop》、《The Stepford Wives》、《The Mind Snatchers》 以及 《Terminator》 、《Iron Man》 和《Planet of the Apes》等標誌性系列電影。本書審視了精神病學、神經科學和電影的平行歷史,展示了科幻電影如何對其時代的科學和哲學發展提供富有洞察力的評論。 xxxxxxxxx 雖然不完全太確定 “Neuroscience in Science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Idealism, Relativism, and Realism: New Essays on Objectivity Beyond the Analytic-Continental Divide
過去幾年,當代實在論研究領域中的幾場爭論 —— 以“新實在論”、“歐陸實在論” 或“思辨唯物主義” 等標題而聞名 —— 已經表明,科學並不是系統地衡量真理和現實的最終標準。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完全放棄真理或客觀性的概念,正如二十世紀哲學的某些潮流中反覆提出的那樣。然而,在當代實在論的研究領域內,客觀性概念本身並沒有被充分的提煉。客觀的東西應該是真實的,不受主體的偏見、解釋和觀點的影響,具有世界現狀所滿足的真實條件。 “Idealism, Relativism, and Realism: New Essays on Objectivity Beyond the Analytic-Continental Divide” 書匯集了國際傑出學者的文章,他們發表過關於觀念論、認識相對主義或實在論的文章,並且經常將自己歸入這些不同的思想流派之一。因此,本書將聚焦在這些傳統,旨在澄清當今客觀性概念在當代存有論和知識論中代表甚麼,超越了分析歐陸的的鴻溝。 xxxxxxxxxx 存有論是對實在最一般的探究,要么通過詢問 “存有是甚麼” 的問題,要么通過關注存有的基本類別及其關係。近幾十年來,直到現在,這些探討的特點是透過 “分析 analytic” 哲學和 “歐陸 continental” 哲學之間的方法論和主題分歧取得了顯著成果。然而,近年來,這種劃分的理由經常受到質疑,其中一個問題是人們廣泛討論的是經驗科學和形式科學作為真理和實在的最終衡量標準的作用。即使對於那些質疑存有論的特定哲學範疇可以輕易地被自然科學範疇取代的人來說,重要的是,這並不意味著真理和客觀性的指導思想也應同樣被拒絕。這裏提出的十六篇論文將理論研究與對哲學史的反思結合起來,代表了當代存有論和知識論領域的各種最新發展,包括最近出現在「新實在論 New Realism」、「新唯物主義 New Materialism」、 「思辨實在論 Speculative Realism」等標題下的論文。在方法論上,出現的兩個共同目標是重新思考康德式本體與現象之間的對立,連同它所暗示的先驗觀念論的形上學基礎,並重新考慮熟悉的哲學戰線,將觀念論和相對主義的立場與各種實在論分開。 客觀性概念的完善和闡明給當代哲學提出了概念和方法論問題。根據一種有影響力的觀念,客觀的東西應該是真實的,不受思考主體的偏見、解釋和觀點的影響。如果這是正確的,那麼我們就可以合理地認為,客觀主張和信念應該具有可以按照世界現狀來滿足的真理條件。然而,一個仍然懸而未決的重要問題是如何定義這些真值條件本身。客觀性是否是主體與客體在時間上的關係性和過程哲學上的相互依賴,正如當代觀念論哲學的當代適應和發展有時所堅持的?實在本身的結構在存有論上是人類心靈可以閱讀的類似書籍的文本嗎?客觀性是一種社會財產(如金錢或婚姻),因此主要是羣體的財產,而不是獨立於思想的事實的財產嗎?或者它取決於經濟條件,植根於意識形態的「世界圖景 world-picture」? 本書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Explor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Explorations in Archaeology and Philosophy” 誕生於 2017 年的跨學科會議,分為四個部分,共展示了 12 篇文章,編輯們旨在代表考古學與哲學相遇時出現的主題多樣性。這一目標已基本實現。 第一部分 (Theory and Inference) 討論 “理論與推論”,並包含一個有趣的章節,題為 “研缽和杵還是炊具? ‘Mortar and Pestle or Cooking Vessel?’”,其中 Rune Nyrup (Mortar and Pestle or Cooking Vessel? When Archaeology Makes Progress Through Failed Analogies) 捍衛類比作為考古推理的一種形式的使用 ——即使在類比無法解釋的情況下。還有一篇文章認為,我們應該認真看待外星人向古代非歐洲文明傳授知識的陰謀論的潛在問題。 第二部分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From Biological to Religious Conceptions
從近期港産片 “破.地獄” 引起的言論,到早年日片 “禮儀師的奏鳴曲” 不期然令人回想死亡、喪葬、依戀等問題。兩片結構雖有些相似 (因失業而轉職),但呈現的問題却有所不同:“破” 片更多的是社會問題、而 “禮儀師” 則在人與人倫的尊嚴上。。。 年幼的孩子建構了死亡的生物學概念,並認識到死亡終止了精神和身體的過程。儘管有這樣的認識,許多兒童仍接受另一種死亡概念,即確認死者在其他地方有來世。對於兒童對這種另類概念的接受程度,一種看似合理的解釋是,人類,包括幼兒,自然傾向於記住並牢記他們所依戀的人,即使這些人離開並長時間缺席。這種傾向反映在普遍傾向於將死亡視為出發點而不是終點。它還使生者能夠維持與死者的聯繫,即使在死亡的情況下,離開是永久的而不是暫時的。對這些說法的語言和發育證據進行了審查。也討論了可能的生物學起源和對考古研究的影響。 為了了解成人如何處理兒童關於死亡的問題,我們必須研究兒童如何理解死亡,以及更廣泛的社會對死亡的概念,生物學和超自然的死亡觀之間的緊張關係,以及如何教導兒童了解死亡的理論。這本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of Death: From Biological to Religious Conceptions” 文集全面審視了兒童對死亡的看法,包括生物學上的和宗教上的。本書由發展心理學、兒科、哲學、人類學和法律研究領域的專家撰寫,為該主題提供了真正的跨學科方法。書中探討了不同的死亡概念及其對兒童認知和情緒發展的影響,對於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和某些教育課程以及哲學課程(尤其是倫理學和知識論)很有用。心理學研究人員和從業者、醫務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包括家長和教師)將對該系列特別感興趣。 xxxxxxxxxx 一、簡介 關於兒童死亡觀念的心理學研究主要集中在他們對死亡的生物學本質的新興理解上,但最近也開始關注許多兒童和成人接受另一種觀念的方式。儘管承認身體和精神功能在死亡時終止,但他們開始相信某種形式的來世。如何解釋人類對這種信念的接受程度,特別是考慮到它明顯違反直覺的地位。來世信仰得到了廣泛的人類傾向的支持,即儘管他們實際上並不存在,但他們仍會感到與依戀對像有聯繫,思考和談論依戀對象。 2. 兩種死亡觀 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不同文化中長大的孩子們意識到,死亡不可避免地降臨到所有生物身上,並且是一種不可逆轉的轉變 (Kenyon BL. 2001 ‘Current research in children’s conceptions of death: a critical review‘. Omega 43, 63–91. Web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我們大多數人早上都會喝一杯咖啡或茶,我們中的許多人偶爾會吃一些巧克力,有些人會抽煙或服用草藥補充劑,有些人會使用非法藥物。我們對這些不同產品的精神活性成分對人類大腦功能產生影響的機制了解很多,但它們為何產生這些影響的問題幾乎完全被忽略了。我們都熟悉植物源化學物質可以影響人腦功能的想法。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不僅描述了植物和真菌衍生的化學物質如何影響人腦,更重要的是描述為什麼對人腦產生影響。最後一個問題的答案部分取決於陸地世界的兩種主要生命形式:植物和昆蟲,以及「次級代謝物 secondary metabolite」植物化學物質試圖發揮的許多生態作用;例如,保護植物免受食草昆蟲的侵害,同時吸引昆蟲傳粉媒介。答案還在於哺乳動物、植物和昆蟲的交叉遺傳遺產以及這三個類群之間令人驚訝的生物學相似性。特別是它圍繞著昆蟲和人類大腦之間的密切對應,以及植物和人類共享的細胞間信號傳導路徑。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描述並討論了植物化學物質如何以及為何影響大腦功能,涉及三大類次級代謝物:生物鹼,它為我們提供了多種毒物、一些致幻劑和大多數濫用藥物。酚類物質,構成我們天然飲食的重要且有益的部分;萜烯是一組多功能化合物,為我們提供大麻的活性成分和多種草藥萃取物。 xxxxxxxxxx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一書稱,人類和昆蟲大腦之間的相似性可能是人類被植物源化學物質(如茶、咖啡、菸草和毒品)所吸引的原因。 儘管有許多關於植物源化學物質如何與大腦相互作用並影響我們的行為、情緒、心理和身體功能的研究,但很少有人研究這些化學物質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影響。Newcastle 的Northumbria 大學的 David Kennedy 教授認為,他的書 “Plants and the Human Brain” 中回答了為什麼人腦會受到植物化學物質影響的問題。David Kennedy 教授認為,人類和昆蟲大腦之間的相似性可以解釋為什麼人類會受到植物源化學物質的影響,並在某些情況下被植物源化學物質所吸引。他指出,人類大腦從根本上來說只是昆蟲大腦更複雜的版本,具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和行為模式。其中包括使用完全相同的神經傳導物質、受體和生理過程。 David Kennedy 解釋說:植物進化到與它們最近的鄰居昆蟲的大腦相互作用,透過吸引它們授粉、排斥它們或阻止它們吃植物組織來生存。因此,進化出針對昆蟲大腦的植物化學物質對人類大腦也有同樣的影響。人類與改變大腦功能的植物化學物質有著長期而密切的關係。我們大多數人早上都會喝杯茶或咖啡,許多人會抽煙;少數人吸食大量毒品,如古柯鹼、嗎啡或大麻。如果你把我們認為是社會藥物的化學物質給予昆蟲,它們的行為變化往往與人類身上看到的驚人相似。例如,咖啡因和安非他明使昆蟲更加活躍,減少困倦,LSD使它們感到困惑,可卡因使蜜蜂跳舞,嗎啡可以減輕昆蟲的疼痛。所有這些化學物質也會阻止昆蟲吃植物組織,並且在較高劑量下對它們致命。 David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Epistenology: Wine as Experience
我們認為我們知道如何欣賞葡萄酒 —— 訓練有素的鑑賞家在無菌室品嚐美味的葡萄酒 ,並根據客觀知識和技術專業知識提供評級。在知識論中,Nicola Perullo 大力挑戰這種方法,認為飲酒的樂趣是一種積極的、參與性的體驗,這一點才是重要的。Perullo 認為,葡萄酒的生命力不是在專業品酒的抽象空間中,而是在共享體驗的現實世界中。葡萄酒會在這些遭遇中發生變化,飲酒者也會隨之改變。正如釀酒師不僅僅是生產者而且是培育者一樣,只有透過一羣飲酒者在特定地點和時間的相遇才能充分了解葡萄酒。葡萄酒不是需要分析的對象,而是一種需要創造的體驗,創造性地為環境、美食和伴侶開啟新的感知可能性。作為二十多年研究和實踐參與的成果,知識論提出了一種享受葡萄酒的新範式,並透過它提出了一種基於參與性和關係性知識的哲學。這個模型顯示了一種深刻的轉變 —— 不是關於葡萄酒的知識,而是關於酒的知識。這本書將哲學論證與個人反思和文學實例交織在一起,是一次與葡萄酒的旅程,展示了葡萄酒如何讓生活更有創意和自由。 xxxxxxxxxx Piemonte 大學美食科學美學教授 Nicola Perullo 在其 188 頁的《Epistenology: Wine as Experience》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20 年)中,首先指出,初學者最能理解大部分葡萄酒,接觸到他的作品,很快就會進入一個非常主觀且不斷變化的景觀。閱讀他的書的行為就像喝書中經常出現的葡萄酒一樣令人愉悅。“Epistenology: Wine as Experience” 勾勒出一種創新的葡萄酒美學新方法。 ‘認識論 epistenology’ 這個詞是一個新詞 ,旨在傳達有關這種方法的兩件事。一是它融合了認識論和釀酒學,“知識理論和葡萄酒知識”( p x )。另一個是它結合了 “認識論與存有論,其中存有論的 n 取代了知識論的 m”( p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The Philosophy of Wine: A Case of Truth, Beauty and Intoxication
教牧朋友們都好品酒。 這款 Bonnes-Mares 真的有巧克力、松露、紫羅蘭和馬屎的味道嗎?葡萄酒、或者各種品類的酒真的可以是女性化的、深刻的、自命不凡的還是厚顏無恥的嗎?他們能表達情感或風土嗎? 「專家」的判斷有客觀有效性嗎?優質葡萄酒、或酒類是藝術品嗎?任何曾經對葡萄酒、或酒類作家的品酒筆記感到困惑的人,或者對侍酒師對一個無辜問題的回答感到困惑的人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然而,直到最近,他們才受到了應有的嚴肅的哲學關注。本書 “The Philosophy of Wine: A Case of Truth, Beauty and Intoxication” 涉及形上學、知識論、心靈哲學和美學等問題,對葡萄酒的哲學意義進行了清晰而引人入勝的討論,所有葡萄酒愛好者、專家和非專家都可以理解。作者自始至終對葡萄酒判斷的客觀性進行了持續的辯護,對專業知識的本質進行了揭秘,並提出了葡萄酒的美學價值及其欣賞的理論。 xxxxxxxxxx 這本 “The Philosophy of Wine: A Case of Truth, Beauty and Intoxication” 講述了許多關於真理(以多種形式)的內容,一些關於美的內容,而關於陶醉的內容卻很少(直到最後三頁)。正文是關於適用於品酒的主體性與客觀性的哲學討論。因此,這是一本關於品味的書,如果葡萄酒、或酒類( 此處作者針對的是葡萄酒 )專業人士能夠對這個主題感興趣的話,可能會成為一場有趣的哲學之旅。也許思考這個問題的更好方法是,少考慮品味和偏好,多考慮判斷和準確性。對於好酒的人來説,他的味覺是否準確地經常說,他就沒有把 波爾多葡萄酒 Bordeaux wine 誤認為是 勃根地葡萄酒 Burgundy Wine,或者沒有把日本清酒當作米酒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
Without God : Michel Houellebecq and materialist horror
Michel Houellebecq 是法國最著名、最具爭議的在世小說家。自 1994 年出版第一部小說以來,Houellebecq 的作品就被稱為色情、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伊斯蘭恐懼症和粗俗。 2015 年1 月7 日,他的漫畫出現在法國諷刺周刊《查理週刊 Charlie Hebdo》的封面上,這一天伊斯蘭激進分子在襲擊他們的辦公室時殺死了12 人,也是他最新小說 “Submission (2015, : Soumission) ”(講述法國的故事)出版的那一天。“Without God : Michel Houellebecq and materialist horror” 以宗教為鏡頭,審視 Houellebecq 如何表達自 20 世紀 60 年代以來一直激勵著法國和西方社會、政治和宗教思想的進步主義精神的陰暗面。 Louis Betty 聚焦於 Michel Houellebecq 與宗教的複雜關係,顯示這位小說家充其量只是不可知論者,“是一位深刻且不可避免的宗教作家”。在探索維勒貝克作品的宗教、神學和哲學方面時,Betty 將作者置於法國和英美思想史的更廣闊背景中 —— 諸如烏托邦社會主義、世俗化社會學和量子物理學等思想。Betty 認為,在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思一瓢酌 Thinking, 讀一瓢酌 Read
Leave a comment